English

不以码洋论英雄

2001-01-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记者 舒晋瑜 我有话说

北京图书订货会历经15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出版界最有影响的活动品牌,其功能从单一走向多元,其形式从过去的“集贸大会”发展到今天的“接近国际水准的博览会”。与去年相比,刚刚结束的2001年图书订货会展位增加了100多个,参展的各类图书都有赢家,实用类工具书的订数依然居高不下,《新华字典》以500万册的订数名列本次展会第一;计算机、法律、生活类图书也稳固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文艺类图书呈上升趋势,市场反应良好的依旧是名人名家的作品。但是从整体上看,本届订货会在新书上缺少亮点,在出版社与书店的沟通上也暴露出一些新问题。

订货会图书订数少,达到六七千册的都很少。华艺出版社发行部主任黎波说,整体感觉读者受多元文化或多元思维的影响,阅读范围和选择范围宽了。在图书订货会开始之前,他已经参加了二渠道的订货会,发现今年参加订货的图书中社科文艺类有所消减,操作实用类、指导类的比例增大,如股市、家庭装修、护理、子女教育,文教类图书由于教辅类书籍的调整,开始转为“突击”作文。解放军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徐贵祥也认为今年的图书订货会比较冷清,能让人为之一振的新书太少,图书市场又太滥,似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写书,专业书显得势单力薄,抵御不了市场的巨大冲击。

尽管今年图书订货会的展台面积比去年增加一倍,却缺少亮点。去年还有诸如《智圣东方朔》、《千年一叹》、《口红》、《岁月随想》、《突出重围》等一批名人名作,一看就知道肯定好卖。今年哪些书做得好,谁都说不准。黎波认为,这跟文艺类图书发生偏转有关系,很多能够被读者认可的畅销书作家,如王朔、刘恒、池莉等,都没有推出新东西。另外,大家对今年的图书期望值高了,出版社选题没跟上。根据市场调查,成年男性读者减少,相反,女性读者及低龄读者增多。王朔、刘恒、池莉等人的小说,迎合了女性读者及在校学生等一大批“小知识分子”的需求,在文坛上引起了不小的影响。但这个变化还没有在出版社的新书或选题中迅速得到反应,出版社还是有滞后性。

2000年是近年出版社对图书宣传、市场运作最好的一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漓江出版社等对于各类图书的操作越来越成熟。王朔说过一句话,也许不会有永远伟大的作家,读者只会喜欢某部作品。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读者不是只认名人,也开始认好作品,像王海翎的《牵手》,韩寒的《三重门》。这就要求出版社主动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面对不同的读者层。王蒙说过,图书跟吃饭不同,比如一家饭店,你喜欢吃饺子,只有面条,那还可以凑合着吃。买书就不同,读者不喜欢的书决不会买。这就要求出版社提高操作能力,尽快适应市场,否则就不能生存。

在今年的订货会上,大家发现新华书店来的少了,甚至有的来了也不露面。作为出版社,基本都能做到跟全国各地的销售网点保持联系,在经营操作上不存在问题。况且,一次订货会不能反映出版社全年的选题,所以书界早就提出订货会有无必要存在的疑问。但又觉得还是需要有沟通感情、加强了解的机会。对出版社来讲,目前的发行方式越做越精,越做越累,越做越难。对新华书店来讲,广告铺天盖地,选书难依然是老问题,选择方式是原始的填订单,选择人员还是“老瓶装新酒”。总之,从写书,出书,卖书三个环节看,水平没有多大的提高。发行体制不适应读者群体的需要,大量的写书人不知道现在阅读主体的需要,出版社不知道需要具备什么因素才能做好畅销书,致使订货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有关人士认为现在市场掌握在书店手里,可进货可退货。有关规定退货率不准超过15%,其实根本做不到,甚至包书也退货。如果有新的发行中盘出现,由发行所代理,集中进货,分成经销,包销,代销,始终保持流畅,出版社就会比较轻松。

不过,本届图书订货会也有给人耳目一新的地方,除了向读者及订货商们展示自己的新书外,很多出版社都注重展位的装饰、设计,连图书的摆放都精心设计。各出版社参展理念在不断提升:过去是以发货码洋论英雄,如今是把订货会当作全面展示企业形象的舞台,更注重以“展台”为核心的形式美感。组委会副主任刘国辉说,这说明参展者的展示意识更强了,订货会的交易功能淡化了,这也是中国出版界和国际接轨的一种表现。高水平的展台特装比去年更多,参展人员对其重视程度超过对订货功能的关注。这也许体现出书业界整体的进步,并开始向国际化靠拢。

组委会秘书长黄国荣介绍说,从今年的情况看,高投入的特装,反映了本届图书订货会的一些趋向与特点。一是创造特色,突出个性。辽宁出版集团的展位用鲜亮的桃红色为标志色,突出了“整体”战略,最吸引人的是整个展区的地面铺以各个阶段辽版精品图书的巨大封面,暗喻“辽宁出版集团已打下坚实地基”。二是各出版社经营理念形象化,除摊位的展示张扬个性外,主要靠图书的质量和数量来展示自己的实力,强化品牌意识。行业中的标兵如百年老社商务印书馆,专业出版社如电子工业、人民邮电、清华、北大出版社,已形成优势的后起之秀如华夏社、外研社,都是大手笔制作,以显示各自不容小视的实力。商务印书馆的10个展位中,两本曾创下订货奇迹的招牌书《新华字典》和《新华词典》被做成两个可旋转的书模,让人顿感气势不凡。华夏社的6个展区被书架和宣传灯箱自然分隔成3个区域,显示他们图书品种的三个重点。三是宣传导向,树立形象。中少社分设两层的展位都采用同一主色调:巨大的黄色块与红色块的搭配,跳跃着明朗与热情的基调。

订货会展示功能的加强,首先是以出版社营销意识的转变为前提,他们不再把眼光盯在一次会议的订货成效上,而是整体营销;其次出版社全面打造品牌形象的经营理念也是促进因素;而时下风行的“注意力经济论”更是为订货会重展示提供了注脚。

自1987年开始举办的北京图书订货会,最初只有44家出版社290名代表参加,订货码洋676万元,到2001年增加到500余家,订货码洋已达15.8亿元,无论从规模还是交易码洋,都呈上升趋势。这种热火朝天的氛围在促使出版社出新书树形象的同时,也带给作者相当多的压力,作家徐坤今年是第一次到图书订货会,她说:“我刚到内蒙古羊绒衫展销会上去过,发现图书订货会跟展销会感觉是一样的,作者不得不考虑如何才能让读者在浩如烟海的书市上找到自己的作品。”但是,也有出版社认为,图书市场已经基本成熟,选题能否被读者和市场接受,不是仅凭一次简单的展示就能做到的。看来,图书订货会确实是进步了,它不再那么单一,那么强调交易,因为图书本身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